FIRM NEWS

首届“律圈儿”论坛——“双循环时代的法律服务”嘉宾观点集锦

Release time:2020-11-12 15:10:34 957Views

2020年10月30日,首届“律圈儿”论坛——《双循环时代的法律服务》主题论坛在北京华彬费尔蒙酒店圆满举办。我们总结了与会嘉宾的主要观点,形成集锦,以期共同交流讨论。

首届“律圈儿”由北京国双律师事务所、北京律和同盟科技有限公司、CCA公司法务联盟联合主办。论坛在主持人纪红勇先生的温情开场下徐徐拉开序幕,各界法律人士对于本次契合双循环时代背景的首届“律圈儿”纷纷表示期待,并予以支持。

一、会议开幕及嘉宾致辞


会议伊始,北京市律协副会长王清友先生、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张温泉女士及主办方律和同盟的创始人李华光女士、CCA公司法务联盟联合创始人马强先生、国双律师事务所主任郝琨先生分别发表了精彩致辞。

  • 王清友先生表示:

“律圈儿”是一个很好的词,它表示着我们法律同仁们的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依法治国理念的实现的愿景。

“律圈儿”论坛则是代表了有我们这样的一群人真的在考虑这个行业,有了思考,才能推动这个行业内在的进步,激发行业的生命力。

本次“律圈儿”论坛是首届,更是一个标签,标志着我们这一群法律人的创造力!感谢主办方为我们提供这样好的机会!


  • 张温泉女士表示:

首届“律圈儿”论坛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社会主体对社会、对公平正义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未来,调解作为纠纷解决的手段之一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也将顺应时代需求,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推动行业专业调解组织的市场化运行,帮助市场主体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期待在本次论坛中向各位嘉宾学习,也希望所有的法律同仁都能积极投身纠纷调解!


  • 李华光女士表示:

“律圈儿”实际是法律人自己的虚拟社区,本次论坛则旨在对这个虚拟社区的建设以及未来体系发展作出规划。双循环时代法律服务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挑战主要体现在数字化对于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方面,即新兴技术从以前我们眼中的应急技术变成了如今的常规技术,它们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体社会的运转。这些影响映射到法律服务业中则体现为法律服务业数字化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技术手段缺失、落后,引致法律服务行业没有在疫情期间抓住发展机遇,远远落后于其它远程服务业在疫情期间所呈现爆发式增长样态。

另一方面,双循环时代的法律服务业也充满了机遇。新的发展格局下,法律服务的需求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因数字经济的推进而衍生更多,大量的机会等待我们去挖掘。虽然需求不会被取代,但是工具会。这就要求我们顺应时代需求对于提供的法律服务的方式和产品作出相应的改变,将法律和科技结合,提供创新服务


  • 马强先生表示:

由律师、法务、法官等群体组成的不仅仅是“双循环”,更是一种良性的多向循环。期待更多怀揣理想的法律人为中国法治建设作出贡献。


  • 郝琨先生表示:

双循环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多元化的挑战无法避免,我们需要多做一份准备,多做一些论证,这样就能多一份从容,多一份保证。国双律师事务所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应对,创建并推出了“优竹法务云”这样的一个法律服务云平台,取意于“竹报平安,基业常青,节节高升”,代表着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服务助力企业行稳致远。希望能够和各位来宾共同探讨,共同抓住未来发展的机遇。


二、嘉宾主题发言


多位领导致辞结束后,会议现场迎来了高文律师事务所主任、朝阳区律协副会长王正志先生、家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易轶女士、知产宝创始人普翔先生、韬安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孙磊先生和赛尼尔法务智库副总裁史志伟先生等五位法商精英的烧脑主题分享。


《双循环时代法律服务市场的开发与拓展》

发言人:王正志先生

王正志先生结合自身对法律服务市场的思考和观察,为我们分享了法律人应对时代挑战的一些策略和建议。发言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第一, 引致法律服务市场急剧变革驱动要素有三个,分别是:买方心理下的少付多要;法律服务市场进入自由化、法律职业门槛被打破,国内海南省已开先河;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更多相关资料可参见《知识产权律师是“新基建”法治保障的主力军》[①])。

第二,法律服务的卖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技能、能力是否达到目标客户的满意度,这是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律师要有良好的体力。最后,行业环境的统一,即行业协会要发挥作用,律所硬件要齐备,这样才能为律师打造发展的舞台。

第三,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① 律师服务的技能在传统领域的创新服务方面是否跟上了?如合规业务中相关架构的设计及要求。② 面对不断更迭的业务领域,律师如何把自己的服务跟新兴领域的发展同步,甚至进一步的创新?比如涉外业务领域,王会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做涉外是一种责任,为行业尽职地引进境外比较系统成熟的法律的工作方式”。

第四,律师如何在法律专业服务的红海中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比较理想的方式是自己培植新客户、创造新市场。

第五,现有律师事务所的架构类型、存在的问题及变革方向。①完全的内部资源消化,传统打法。②区域专业化,利用数字化技术转移功能,降低律所经营成本,扩大法律服务的边际效应。③律所的境内配置和境外配置存在的常见问题,如总所和分所抢饭吃。可提供的资源再配置方案有,业内外包、合作办案、分包、短期聘用等。


 《家理律所的模式分享》

发言人:易轶女士

易轶女士作为婚姻家事业务领域知名律所的创始人,结合家理律师事务所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分享了在数据化管理和企业化运营下的新型律所模式的经验。

家理律所的运营架构由五个模式组成,分别是:律师+非律师的协作模式、互联网+法律的思维模式、“大中台”的运营模式、法律+心理的服务模式、数据化的管理。

其中,律师+非律师的协作模式强调合伙人的内部分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律师不是核心合伙人。互联网+法律的思维模式则强调客户体验,体现为产品体验和产品思维;产品只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可能的客户需要都可以成为我们提供的服务化的产品。数据化的管理则是家理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环,客户数据是家理最重要的财富。我们让技术和数据驱动,不停地对客户数据进行逐步深化,基于数据将客户和律师之间实现智能的匹配,帮助我们提升成案率和律所整体的竞争力。


《从知识产权角度看法律服务的本质和模式选择》

发言人:普翔先生

普翔先生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为我们理解双循环的新格局和法律服务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发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从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的历史介绍引出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解。所有的循环实际上就4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双循环之前是国内国外的大循环,两头在外中间在中国,即品牌技术、消费市场在国外,生产在国内。比较之下,双循环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它实际上意味着我们的生产和消费都要在国内,中间我们要用分配改革的方式去促进我们的消费。它的重点是促进消费,对财富的分配方式要作出调整。依据《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我们现在的生产要素有五个,在传统的三要素基础上(土地、资本、人力资源)增加了技术和信息两个新要素。这意味着技术和信息也会成为财富形成的一个环节。

第二,法律的本质。“法律本质上是一个信息产品”。[②]法律的形成是一个信息、收纳的过程。法律人要抓住法律的信息化本质属性,结合市场服务需求的变化来提供法律服务。

第三,法律服务最大的一个影响因子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变化,它的变化会引起我们服务的需求。技术创新、新的商业模式帮助消费持续增长,形成供给和消费的平衡。通过交换财富分平均的相对平均的做分配,这样整个双循环当中的大循环才能良性运转。

第四,未来法律服务的模式和方向体现为以专业方式展现的信息。这又需要以媒体(需要以媒体手段获取信息)和数据(结构化以后就是信息)紧密相关。


《2020年数字娱乐法律服务市场转型与升级》

发言人:孙磊先生

孙磊先生从非诉角度出发,为我们分享了游戏、直播以及在线教育等数字娱乐法律服务市场在双循环时代下存在的机遇。发言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游戏产业的法律服务。近5年游戏产业法律服务的发展趋势从诉讼业务转向非诉业务,从追求打造经典判例到满足出海发展的合规需求。法律服务的业务布局应当依据业务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转型期而确定。另外,依据孙磊先生及其团队的调研统计,疫情期间,没有诞生精品游戏,未来一年,游戏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将受到疫情的影响。

第二,直播和短视频的法律服务业务。这一专业领域的业务量是十分庞大的,我们所熟知的电商带货仅在其中占有10%的份额,其它在我们想象之外的产品还有很多,比如在线教育。疫情期间的网上教学只是在线教育的1.0模式,该模式的弊端在于严重依赖教师,获客成本高。未来在线教育的发展方向是网红、游戏公司转型出海去做在线教育,这也是在线教育的2.0模式。

《大数据法律技术新应用》

发言人:史志伟

史志伟先生为我们深度剖析了大数据技术和它在法律服务上的应用。发言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双循环对于律所的影响。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求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中法制化监管的统一。客观环境的要求必须要求我们在依法治国方面做一个重大的改变和提升。在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时代,法务管理转向基于数据的智慧法务管理必然要求。

第二,由大数据技术形成的法律风险指数是从企业管理结构、行业风险等方面收集信息,建立一个预警的模型以进行风险的量化评估。这种定量的说明,在企业的地域拓展、行业拓展等过程中具有重大的帮助。我们开发的赛尼尔企业法律合规风险预警系统,现在形成的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在国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第三,大数据的法律技术应用——与传统企业法律管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合同履行的跟踪和监控上。传统管理很脆弱,但大数据的系统化是一个可视化的,对合同履行监督的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监控。能够帮助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支撑进行决策。


三、圆桌会议


《双循环时代法律服务的展望及应对》

圆桌嘉宾:

李小波(主持人)、马垒、常亮、周治成、段洁云、张文良

主持人李小波女士表示:

法律行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行业的点在于,我们为全行业解决纠纷和麻烦,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它的国家安全去提供一个保障。本次论坛意旨在于让我们跳出我们自己本身的目前工作的状态,站到一个更高远的地方去思考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马垒先生,从服务性的消费的这种快速增长和带来的这种新兴消费的未来的趋势为我们分享法律服务业应对未来趋势的变化与挑战的策略:

法律服务业需要和各个学科进行结合,绝对不只是专门的某一个学科领域。其中,法律跟财务一个结合非常好的点,也就是一个财富分配的过程。通过本次论坛,我们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数字化的时代变化,包括数据安全、数据所有权、税收等方面,未来都可能会出现新的技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结合。


常亮先生,为我们分析了互联网包括文娱行业领域内法律的未来发展:

当前,律师行业面临着一个非常剧烈的震荡期,很多律所的业务量在急剧收缩。这就需要律师对于服务思维进行调整。面对客户存在“少付多要”的买方心理时,我们团队的策略是将客户的低费率的诉讼代理需求转化为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排查进而转化为长期法律顾问的需求。


周治成先生,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角度剖析合规业务,他表示:

每一位小的职业人做好自己的职业行为,就能够顺应国家大的宏观政策。合规,是国内、国外循环对接上一个重要的点,也是近年来法律服务中的热点。从国企合规项目招投标结果看,通常中标的都是在国外提供服务的法律管理咨询机构。原因之一是国内绝大部分律所和律师并没有做好合规业务的准备工作。

我们所说的合规有两个路径,即大合规和国企的合规管理,这是不同的两个方面。国有企业在做的合规是合规管理的建设,它是以管理为基础的,在管理的基础上融入法务的判断。

国企合规的市场很大。国内有实力的律所准备将合规开发成法律业务时,需要在思路上作出改变。国企内部的决策程序、服务管理体系与律师的专项业务之间存在差别。与时俱进的法律人需要把合规管理的东西整理之后先去助力企业建立合规管理体系,之后再发挥你在法律自己专项方面的优势,帮企业去解决问题。


段洁云女士,带领我们讨论了诉讼律师向非诉律师的转型:

诉讼律师转型做非诉业务具有很大优势,诉讼律师的基础知识往往更扎实,出具的法律意见往往更具有可操作性。另外,在做央企或国企的合规业务时,团队是不可缺少的。


张文良先生,为我们分析了双循环时代律师行业应当如何发展:

双循环时代律师行业的发展应当适应规律。典型的例子就是早期不良资产业务领域中著名的“冰棍理论”也拗不过经济规律的大腿。通过张律师团队的分析,预测2025年是一个动荡调整期,更是不良资产的高峰期。

另外,双循环时代法律服务的业务领域在不停更迭,律师的服务方式应当作出相应变化,主要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律师个体的职业发展规划应当坚持一个主业,专注于一两个领域内的深耕。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建议在专业化的基础上适度规模化。

第二,律师行业是一个高度的非标准化的行业,新技术想彻底改变律师行业生态是不可能的。

第三,在国企投标的过程中,建议国资监管研究出台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避免某些红圈所的恶性低价竞争。行业协会也需要出台限制低价竞争的一些相关规定。


《5G时代的法律云服务》

圆桌嘉宾:

戴伟(主持人)、李国旗、王一婷、常金光、任黎星、刘鹏

主持人戴伟先生表示:

本场圆桌讨论主要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第一,数字时代中,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对法律服务业产生了什么影响?第二,如何把法律服务产业与新兴技术产业充分融合,真正的实现法律服务水平的提升、法律服务产业的升级?


李国旗先生,一位懂技术的法律专家,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对议题作出了深刻分析:

双循环是由外循环和内循环组成的,这两个循环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法律需求。

一方面,国企在外循环的法律需求体现在开展国外业务和向国外出口产品的过程中。针对于此,我们选择合作律所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出价更低的。原因在于,从竞标的律师团队的优势难以有大幅度区分,那么选择标准就变成了对于性价比的考量。

另一方面,在内循环中,虽然数字经济在不断更迭,但是我们的需求中涉及的基本法律概念没有太大变化。律师,包括企业法务,在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结合企业的经营进行考量,避免因过于详细的法律设计阻碍交易进行。


王一婷女士,从金融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为我们分析了投资者的法律需求以及律师如何拓展相关业务的问题:

第一,信托公司往往考量成本因素而不会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理财合同服务。律师团队可以针对个人客户的需求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更可以寻求和信托公司的专项合作,这一块的业务市场是有着巨大潜能的。

第二,律师不仅要做客户的法律顾问,更要做整个行业的背景顾问。在定制化服务的基础上的多元化能够得到更多投资者客户的青睐。


常金光先生,结合法天使这一法律科技项目的创造及生存经验为我们作出了分享:

第一,迄今为止的各种新兴技术对法律服务业本身产生的影响远远不及其对通用社会结构造成的影响。

第二,新冠疫情具有一种迟延的效应,法律科技企业需要做好长期主义的准备。我们需要做的是对企业产品进行各个维度的细化,提升服务水平。


任黎星女士,结合上海百事通这一法律技术企业的经历为我们分享了法律云服务的发展方向:

第一,用技术来做法律服务是一条十分艰辛的路,但它也是法律服务的未来方向,值得我们去坚持,去努力。

第二,法律服务的提供需要依据客户的需要,而非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找得到、用得起、信得过、触手可及”这四项是所有客户的核心诉求。

第三,“用得起”对应的也就是客户“少要多付”的情形。这种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提供标准化、流程化的法律服务来替代。这也是满足客户能够“用得起”法律服务的很重要的一点。

第四,律师的职业不会被标准化的法律服务所替代,相反,我们应该更加集中精力去处理那些需要运用律师智慧去解决的高端案件。

第五,未来法律服务者的职业范围会不断扩展,除了律师、法务、法官,我们还能够成为法律产品的设计者,法律工作提供的运营者,整个法律服务工厂质量的监督者等。


刘鹏先生,一位积极接纳新技术的律业精英对法律云服务的看法分享:

第一,对比社会发展的阶段看,律师行业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阶段。不仅因为人们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比较保守,还有法律人相对保守的特质。

第二,律师行业和其它行业并没有太大区别,我们越早拥抱技术的变化就越早能够吃到技术的红利。

第三,未来一定是一个大数据的社会,相应的法律服务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这些也都将成为我们新的法律服务的内容。

Follow on us :